消化不良可以按哪些穴位呢?秋冬容易脹氣、拉肚子,有時候吃得太補還會導致火燒心、消化不良,本來想補身體反而讓腸胃難受,得不償失,甚至導致失眠等等。想要改善消化不良,除了從飲食及生活習慣改善,平時多按摩穴道也有助改善。

按摩的時間點與按摩方法
適合按摩的時間
1. 早上起床時:氣血平穩
2. 洗完澡後:血循較佳
3. 睡前:有助放鬆
穴位按摩方法
1. 以指腹、手掌、掌跟輕按穴位表面
2. 用力時間約3秒,以30下或3到5分鐘為度
3. 力道由輕到重,以自己能接受的為主
4. 被按摩者應感到酸、脹、輕微疼痛感
穴道簡易度量法
1個大拇指寬約為 1 寸,3 吋約為四根手指指寬

常見腸胃問題對應穴位的應用
腸胃不適常常是這5種原因,如消化不良、胃食道逆流、胃痛出血、脹氣便秘、天冷腹瀉,可透過穴位緩解不適,但若很不舒服,大家還是要去看醫生喔!
冬季消化不良
消化不良可以按哪些穴道呢?冬天食物停留胃部過久,氣溫低導致胃收縮減緩、蠕動變慢,所以常常動不動打嗝、胃脹,如果此時喝喝冷飲會更不舒服,建議除了穴位按摩,也可以熱敷改善不適感。
推薦穴道:足三里、太白
足三里:小腿前外側,外膝眼下3寸,大約四指寬的位置

太白穴:位於雙腳內側,大腳趾第1跖趾關節後下方,赤白肉際的凹陷處

圖片引用:大紀元
餐後胃食道逆流
在中醫的說法中,食物在胃裡停留過久,導致胃氣不順,就會容易出現脹氣、腹部脹與消化不良;如果胃氣隨著食物往上衝,就會出現打嗝、泛酸、食道逆流等問題,推薦大家以下 2 穴位,改善脹氣、胃酸逆流等問題。
推薦穴道:內關 、公孫
內關穴:在手腕掌側兩筋間,距離手掌約約2寸,三跟手指頭的距離

公孫穴:公孫穴在腳的內側緣,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

圖片引用:經絡與穴道
補過頭導致胃痛出血
天氣冷,常常會羊肉爐、薑母鴨等補物,加上氣溫低,胃壁血管收縮張力大,高油食物又停留在胃中過久,導致熱、酸侵蝕黏膜,造成破裂出血或是黑便狀況發生,穴位按摩只能緩解,若十分疼痛,建議還是要看醫生喔!
推薦穴道:梁丘 、內庭
梁丘穴:大腿外側膝蓋骨,往上橫3指處

內庭穴:雙足腳背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,趾蹼邊緣後方的凹陷處

天冷脹氣便秘
天氣冷,會讓腸道蠕動慢,若體內高溫異常發酵,導致氣體增多、脹氣、便祕,上廁所無力,如果加上喝水少,排便會更加困難!
推薦穴位:天樞 、上巨虛
天樞穴:肚臍左右兩旁約三指併攏寬

圖片引用:網路
上巨虛:人體小腿前外側,正坐屈膝,在外膝眼下6寸

圖片引用:經絡與穴道
氣溫一降,就拉肚子
天氣冷低溫容易刺激腸胃的「副交感神經」,導致腸胃頻繁蠕動,造成類似腸胃炎般拉肚子症狀,但不會有發燒、腹瀉臭穢等感染現象發生,如果有其他現象,要趕緊去看醫生喔!
推薦穴位:中脘 、天樞
中脘穴:肚臍上正中線4寸,約五橫指處

圖片引用:網路
天樞穴:肚臍左右兩旁約三指併攏寬

圖片引用:網路
冬季腸胃保健法
多補充水分: 可以趁剛睡醒後的 30 分鐘內來杯溫開水,這樣可以讓大腸產生劇烈蠕動而排便,解決不順的問題。
多吃蔬菜水果: 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,或是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水果,如葡萄、芭樂、橘子、葡萄柚。
適當運動: 保持適當運動、增加腸道熱量, 可以讓消化排便都更順暢。
注意飲食:避免高油、高脂肪、高熱度飲食, 減少消化道的灼傷與燙傷。
加強腸胃道保暖:避免生冷或冰冷飲食,減少腸胃道陽氣耗損。
及時就醫:若症狀反覆, 請記得找中醫師評估, 服用中藥或針灸, 並了解自己的體質, 避免吃錯食物屬性。
消化不良可以按穴位改善,冬天腸胃容易鬧脾氣,可以從飲食及穴位調整,打造健康好腸胃,對抗寒冬!
了解更多WaCare免費線上課程,名額有限,額滿為止!
馬上報名>> https://muk57.app.goo.gl/2QL1
加入WaCare全銀運動官方LINE社群,得知第一手課程消息!
推薦下載WaCare APP,與專家0距離!
Adroid手機:
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lavidatec.wacare
Apple手機:
https://apps.apple.com/tw/app/wacare/id1476152634